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刘言史刘言史的诗词
刘言史

刘言史

[ 唐代 ]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 刘言史的诗词

寻花

〔唐代〕 刘言史

游春未足春将度,访紫寻红少在家。

借问流莺与飞蝶,更知何处有幽花。

买花谣

〔唐代〕 刘言史

杜陵村人不田穑,入谷经谿复缘壁。每至南山草木春,

即向侯家取金碧。幽艳凝华春景曙,林夫移得将何处。

蝶惜芳丛送下山,寻断孤香始回去。豪少居连鳷鹊东,

千金使买一株红。院多花少栽未得,零落绿娥纤指中。

咸阳亲戚长安里,无限将金买花子。浇红湿绿千万家,

青丝玉轳声哑哑。

赠童尼

〔唐代〕 刘言史

旧时艳质如明玉,今日空心是冷灰。

料得襄王惆怅极,更无云雨到阳台。

初下东周赠孟郊

〔唐代〕 刘言史

鹤老身更b3,龟死壳亦灵。正信非外沿,终始全本情。

童子不戏尘,积书就岩扃。身著木叶衣,养鹿兼牸耕。

偶随下山云,荏苒失故程。渐入机险中,危思难太行。

十发九缕丝,悠然东周城。言词野麋态,出口多累形。

因依汉元寮,未似羁细轻。冷灶助新热,静砧与寒声。

断蓬在门栏,岂当桃李荣。寄食若蠹虫,侵损利微生。

固非拙为强,懦劣外疗并。素坚冰蘖心,洁持保坚贞。

修文返正风,刊字齐古经。惭将衰末分,高栖喧世名。

读故友于君集

〔唐代〕 刘言史

大底从头总是悲,就中偏怆筑城词。

依然想得初成日,寄出秋山与我时。

玉京词

〔唐代〕 刘言史

绝景寥寥日更迟,人间甲子不同时。

未知樵客终何得,归后无家是看棋。

杂曲歌辞。乐府二首

〔唐代〕 刘言史

花颔红鬃一向偏,绿槐香陌欲朝天。

仍嫌众里娇行疾,傍镫深藏白玉鞭。

喷珠团香小桂条,玉鞭兼赐霍嫖姚。

弄影便从天禁出,碧蹄声碎五门桥。

葛巾歌(贝州漳南县赠杨炯燗)

〔唐代〕 刘言史

一片白葛巾,潜夫自能结。篱边折枯蒿,聊用簪华发。

有时醉倒长松侧,酒醒不见心还忆。谷鸟衔将却趁来,

野风吹去还寻得。十年紫竹溪南住,迹同玄豹依深雾。

草堂窗底漉春醅,山寺门前逢暮雨。临汝袁郎得相见,

闲云引到东阳县。鲁性将他类此身,还拈野物赠傍人。

空留棁仗犊鼻裈,濛濛烟雨归山村。

泊花石浦

〔唐代〕 刘言史

旧业丛台废苑东,几年为梗复为蓬。

杜鹃啼断回家梦,半在邯郸驿树中。

偶题

〔唐代〕 刘言史

迟日新妆游冶娘,盈盈彩艇白莲塘。

掬水远湿岸边郎,红绡缕中玉钏光。

题源分竹亭

〔唐代〕 刘言史

绕屋扶疏千万竿,年年相诱独行看。

日光不透烟常在,先校诸家一月寒。

立秋

〔唐代〕 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春过赵墟

〔唐代〕 刘言史

下马邯郸陌头歇,寂寥崩隧临车辙。古柏重生枝亦乾,

馀燎见风幽焰灭。白蒿微发紫槿新,行人感此复悲春。

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

〔唐代〕 刘言史

信陵门馆下,多病有归思。坠履忘情后,寒灰更湿时。

委栏芳蕙晚,凭几雪髫垂。明日秋关外,单车风雨随。

偶题二首

〔唐代〕 刘言史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春娥慢笑无愁色,别向人家舞柘枝。

得罪除名谪海头,惊心无暇与身愁。

中使不知何处住,家书莫寄向春州。

赠成炼师四首

〔唐代〕 刘言史

花冠蕊帔色婵娟,一曲清箫凌紫烟。

不知今日重来意,更住人间几百年。

黄昏骑得下天龙,巡遍茅山数十峰。

采芝却到蓬莱上,花里犹残碧玉钟。

等闲何处得灵方,丹脸云鬟日月长。

大罗过却三千岁,更向人间魅阮郎。

曾随阿母汉宫斋,凤驾龙輧列玉阶。

当时白燕无寻处,今日云鬟见玉钗。

竹里梅

〔唐代〕 刘言史

竹里梅花相并枝,梅花正发竹枝垂。

风吹总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时。

送僧归山

〔唐代〕 刘言史

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

夜行独自寒山寺,雪径泠泠金锡声。

嘉兴社日

〔唐代〕 刘言史

消渴天涯寄病身,临邛知我是何人。

今年社日分馀肉,不值陈平又不均。

过春秋峡

〔唐代〕 刘言史

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

不知何树幽崖里,腊月开花似北人。

首页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