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 王绂的诗词
每怀徐孺子,寥落共谁亲。早岁应多疾,衰年又复贫。
苔痕封古巷,松影过比邻。独喜添丁好,传家幸有人。
箕裘相继有遗经,不独家庭桂子荣。江右年来登进士,蜚英多是旧门生。
慈颜日已衰,游子日已违。路阻千里脩,心逐孤云飞。
云飞想其下,轻阴覆庭闱。何繇获终养,日舞斑斓衣。
王事靡有程,岁徂曷言归。望望徒自伤,暮景西山微。
五湖烟水一扁舟,来往忘机共白鸥。得兴何须好东绢,漫将霜叶写清秋。
崦里山高多昼阴,未昏烟景暗秋林。停舟晚饭舵楼底,犹有夕阳明远岑。
怀抱怕生愁,病来难自由。雨声孤馆夜,人影一灯秋。
书剑乖前志,江湖忆旧游。无端身外事,一一上心头。
文采芙蕖映碧湾,令人相对意忘还。官閒得俸惟酤酒,公退钩帘只看山。
簪笔殿头居纪职,曳裾门下出朝班。思君正似仙凡隔,瞻望蓬瀛弱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