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 ► 金幼孜的诗词
三年初上考,千里独还官。驿路梅开尽,都门岁易残。
棹歌江上发,山色雪中看。莫道卑栖久,飞腾总不难。
树窈回仙径,花深映石床。云光连岛静,水气入衣凉。
御手分冰果,天厨送玉浆。吾皇千万寿,流泽更汪洋。
共说将军好读书,早年声价重璠玙。晴窗点笔春云薄,官阁题诗夜雨馀。
静阅豹韬忘寝食,閒窥蠹简惜居诸。况闻报国心尤切,继志终期展壮图。
钱塘古名胜,念子事重游。湖山迎画舫,海月映红楼。
锦树千堤晓,银涛八月秋。几时寻贺监,一笑解吴钩。
世系出汾阳,高门弈叶芳。诗书存道义,耕稼乐时康。
盛德贻谋远,传家积庆长。安危有明鉴,垂训在兹堂。
广寒宫阙载丹丘,揽辔亲随御辇游。林外好花多映日,涧边瑶草不知秋。
恍疑飞步凌三岛,绝胜吹笙过十洲。此日登临膺宠渥,相思不见重离愁。
青山无垢氛,野水多秋思。红树带疏烟,夕景生迢递。
客子欲何之,孤舟出村际。
昔年从羽猎,高入万重云。尚有冲霄志,难忘报主恩。
剪折曾闻出禁垣,谁知生意久能存。敷荣不异烟霞色,秀植何殊雨露恩。
尽日幽香回玉署,经时艳彩照清尊。持兹好为严亲寿,服食区区未足论。
去京能几日,忽复讣音来。玉树伤先殒,芝兰痛遽摧。
忆归常问事,惜别屡持杯。惆怅湖山外,伤心泪满腮。
妙年文采照青云,喜有声华蔼缙绅。五载听鸡留阙下,一朝走马向三闽。
野梅融雪经残腊,江柳舒云动早春。见说郡中尘事少,红莲绿水四时新。
天际三山海上移,午门雪霁彩云垂。侍臣朝罢亲承旨,今夜元宵许进诗。
圣代求贤意独加,早年膺荐见才华。朝端选士先兴学,京下为官复近家。
驿舍雨凉醒别酒,马头风急送飞花。他时教育看书最,云路相期未有涯。
西风露下碧漙漙,久别羁怀有万端。游子自惊乡梦远,慈闱应念客衣寒。
云连南浦低回雁,木落空江涌浩澜。东阁故人如见忆,新诗还许寄来看。
秘阁新开紫禁西,高甍辉映与云齐。娟娟碧树当窗近,霭霭晴峰入户低。
岂有文章裨黼黻,空惭侍从列簪圭。朝回尽日文书静,花落閒阶鸟自啼。
日射天门乌乱啼,朝回祇在掖垣西。玉堂视草回鸾驭,内苑看花散马蹄。
太液波光临阙近,西山云气入帘低。欲知别后承恩好,时有天香满袖携。
君是我同年,词林谊独全。南宫去几日,别馆已闻仙。
空负严亲望,犹兴圣主怜。今朝归旅榇,惆怅惨风烟。
日晏疲登顿,遥峰入望微。云根孤犬吠,林外一僧归。
霜滑犹沾屐,苔深欲染衣。底须论说法,到此已忘机。
平生称旷达,削迹谢浮荣。诗酒堪娱老,田园足治生。
看山时览眺,闭户少逢迎。万里闻哀讣,难胜故旧情。
新颁御敕墨淋漓,白首休官愿不违。岁晏天边孤鹤远,春风林下一人归。
龙河雪色侵行舫,官道梅花照锦衣。明日匡庐重回首,凤城缭绕五云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