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苏轼苏轼的诗词
苏轼

苏轼

[ 宋代 ] [字子瞻 | 号东坡居士]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诗词 ► 苏轼的名句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涵虚亭

〔宋代〕 苏轼

水轩花榭两争妍,秋月春风各自偏。

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其四

〔宋代〕 苏轼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

牵牛独何畏,诘曲自芽蘖。走寻荆与榛,如有夙昔约。

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次韵张昌言喜雨

〔宋代〕 苏轼

千里黄流失故居,年来赤地到青徐。

遥闻争诵十行语,无异亲巡六尺舆。

精贯天人一言足,云兴岳渎万灵趋。

爱君谁似元和老,贺雨诗成即谏书。

点绛唇(己巳重九和苏坚)

〔宋代〕 苏轼

我辈情钟,古来谁似龙山宴。而今楚甸。戏马余飞观。

顾谓佳人,不觉秋强半。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

东坡八首

〔宋代〕 苏轼

自昔有微泉,来从远岭背。

穿城过聚落,流恶壮蓬艾。

去为柯氏陂,十亩鱼虾会。

岁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块。

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

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次韵张琬

〔宋代〕 苏轼

新落霜馀两岸隆,尘埃举袂识西风。临淮自古多名士,樽酒相从乐寓公。

半日偷闲歌啸里,百年暗尽往来中。知君不向穷愁老,尚有清诗气吐虹。

次韵赵令铄

〔宋代〕 苏轼

东坡已报六年穰,惆怅红尘白首郎。

枕上溪山犹可见,门前冠盖已相望。

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墙。

端向瓮间寻吏部,老来专以醉为乡。

宝墨亭

〔宋代〕 苏轼

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空传瘱鹤铭。

潇洒谪仙来作郡,风流太守为开亭。

两篇玉蕊尘初涤,四体银钩迹尚青。

我久临池无所得,愿观遗法快沉冥。

次韵答孙侔

〔宋代〕 苏轼

十年身不到朝廷,欲伴骚人赋落英。

但得低头拜东野,不辞中路候渊明。

舣舟苕霅人安在,卜筑江淮计已成。

千里论交一言足,与君盖亦不须倾。

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

〔宋代〕 苏轼

楼上烟云怪不来,楼前飞纸落成堆。

非关文字须重看,却被江山未收回。

眼昏烛暗细行斜,考阅精强外已夸。

明日失怀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乱山遮晓拥千层,睡美初凉撼不应。

昨夜酒行君屡叹,定知归梦到吴兴。

天台桂子为谁香,倦听空阶夜点凉。

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秋花不见眼花红,身在孤舟兀兀中。

细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无题

〔宋代〕 苏轼

六秩行当启,区中缘更疏。

不贪为我宝,安步当君车。

故国多乔木,先人有敝庐。

誓将闲散好,不著一行书。

失调名

〔宋代〕 苏轼

寂寂珠帘蛛网满。

万菊轩

〔宋代〕 苏轼

一轩高为黄花设,富拟人间万石君。

佳本尽从方外得,异香多在月中闻。

引泉北涧分清露,开迳南山破白云。

此意欲为知者道,陶翁犹自未离群。

减字木兰花(庆姬)

〔宋代〕 苏轼

天真雅丽。容态温柔心性慧。响亮歌喉。遏住行云翠不收。

妙词佳曲。啭出新声能断续。重客多情。满劝金卮玉手擎。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宋代〕 苏轼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绝句三首

〔宋代〕 苏轼

松柏萧森溪水南,道人只作两团庵。

市区收罢豚鱼税,来与弥陀共一龛。

秋思寄子由

〔宋代〕 苏轼

黄叶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苍江无万牛。

南歌子 湖州作

〔宋代〕 苏轼

山雨萧萧过,溪风浏浏清。小园幽榭枕蘋汀。门外月华如水、綵舟横。

苕岸霜花尽,江湖雪阵平。两山遥指海门青。回首水云何处、觅孤城。

和人求笔迹

〔宋代〕 苏轼

麦光铺几净无瑕,入夜青灯照眼花。

従此剡藤真可吊,半纡春蚓绾秋蛇。

〔宋代〕 苏轼

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

幽囚无与乐,百日看不已。

时来拾流胶?一作肪?,未忍践落子。

当年谁所种,少长与我齿。

仰视苍苍干,所阅固多矣。

应见李将军,胆落温御史。

问渊明?或曰:东坡此诗与渊明反,此非知言也。

盖亦相引以造意言者,未始相非也。

元祐五年十月十四日。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

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则为星斗悬。

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

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

八百要有终,彭祖非永年。

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

有酒不辞醉,无酒斯饮泉。

立善求我誉,饥人食馋涎。

委运忧伤生,忧?一作运?去生亦还。

纵浪大化中,正为化所缠。

应尽便须尽,宁复事此言。

首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