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苏轼苏轼的诗词
苏轼

苏轼

[ 宋代 ] [字子瞻 | 号东坡居士]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诗词 ► 苏轼的名句

谒金门·秋兴

〔宋代〕 苏轼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宋代〕 苏轼

五月二十四日,会无咎之随斋。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渍白芙蓉,坐客翛然,无复有病暑意。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

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赵昌寒菊

〔宋代〕 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送陈睦知潭州

〔宋代〕 苏轼

华清缥缈浮高栋,上有缬林藏石瓮。

一杯此地初识君,千岩夜上同飞鞚。

君时年少面如玉,一饮百觚嫌未痛。

白鹿泉头山月出,寒光泼眼如流汞。

朝元阁上酒醒时,卧听风鸾鸣铁凤。

旧游空在人何处,二十三年真一梦。

我得生还雪髯满,君亦老嫌金带重。

有如社燕与秋鸿,相逢未稳还相送。

洞庭青草渺无际,天柱紫盖森欲动。

湖南万古一长嗟,付与骚人发嘲弄。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宋代〕 苏轼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荔枝叹

〔宋代〕 苏轼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相宠加 一作: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宋代〕 苏轼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

减字木兰花·春月

〔宋代〕 苏轼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西江月·闻道双衔凤带

〔宋代〕 苏轼

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

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代〕 苏轼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宋代〕 苏轼

腻红匀脸衬檀唇。晚妆新。暗伤春。手捻花枝,谁会两眉颦。连理带头双飞燕,留待与、个中人。

淡烟笼月绣帘阴。画堂深。夜沉沉、谁道连理,能系得人心。一自绿窗偷见后,便憔悴、到如今。

如梦令·自净方能净彼

〔宋代〕 苏轼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

〔宋代〕 苏轼

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陵急桨两相催。相伊归去后,应似我情怀。

谒金门·秋感

〔宋代〕 苏轼

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

孤负金尊绿醑。来岁今宵圆否。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

范增论

〔宋代〕 苏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临江仙·冬日即事

〔宋代〕 苏轼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阴。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凄风寒雨是骎骎。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宋代〕 苏轼

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

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 苏轼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东坡

〔宋代〕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次韵答刘景文左藏(有美堂燕集,景文有诗。

〔宋代〕 苏轼

我老诗坛仆鼓旗,借君佳句发良时。

但空贺监杯中物,莫示孙郎帐下儿。

夜烛催诗金烬落,秋芳压帽露华滋。

故应好语如爬痒,有味难名只自知。

首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