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汪莘汪莘的诗词
汪莘

汪莘

[ 宋代 ]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汪莘的诗词 ► 汪莘的名句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

〔宋代〕 汪莘

每叹西湖境未殊,向来人物有还无。

红蕖绿竹浑相得,明月清风亦不孤。

仲春溪行即事

〔宋代〕 汪莘

竹外夭桃分外明,一枝折得绕溪行。

春风谁道全无主,胡蝶飞来花上争。

方壶自咏 其一

〔宋代〕 汪莘

性静无一物,心生有万端。曾将魂魄鍊,不被鬼神瞒。

纵步地虽窄,仰头天自宽。裁诗偏得偶,遇卦只成单。

方壶自咏 其三

〔宋代〕 汪莘

生死何时了,盈虚祇足伤。谁能一刻静,大胜百年忙。

反己求中帝,逢时说外王。纷纷徒藉藉,踽踽亦凉凉。

秋怀 其一

〔宋代〕 汪莘

形骸攲仄面皮黄,破屋三间号柳塘。自大暑来真畏暑,到微凉处便知凉。

送赵君十绝 其五

〔宋代〕 汪莘

风雨黄昏自掩扉,灯前时复一歔欷。儿曹相问缘何事,为道君侯早晚归。

季夏之末鹃声不已

〔宋代〕 汪莘

念尔残春啼不休,若为春夏抱春愁。亦知春去年年事,忆似前时春尽头。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 其五

〔宋代〕 汪莘

闲来此意本翛然,一点清愁出意边。亦似东君无定准,乍晴乍雨恼花天。

夜坐有感

〔宋代〕 汪莘

前贤相遇是前程,不见斯人莫误行。

白面书生那解事,只将文字住京城。

谒真直院杨花满路口占一绝见直院诵之

〔宋代〕 汪莘

三月天寒尚腊衣,钱塘游子叹斜晖。

柳间苏小无由见,惹得杨花满袖归。

暮春二十八夜枕上有怀 其二

〔宋代〕 汪莘

茅檐环走两金轮,二十九番杨柳春。回首半生无觅处,祗应留得见前身。

春怀 其一

〔宋代〕 汪莘

太皞涵帝德,勾芒播皇仁。群龙服苍驾,灵雨冒南岑。

渊鱼自暖跃,谷鸟相和吟。桃花既夹道,麦苗亦成林。

竹篱带夕阳,茅舍含清阴。白蘋空骋望,青枫第伤心。

况值圣明代,聊以陶吾真。寄言同怀子,芳醪期共斟。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宋代〕 汪莘

野水平桥细浪生,柴门草长断人行。

园林霁后春如在,燕雀鸣时夏正清。

方壶自咏

〔宋代〕 汪莘

兴发花开处,情生叶落边。

既为欣厌惑,未脱死生缠。

凿破心中月,冲开顶上天。

俗儒应大笑,古佛不曾传。

方壶自咏·书十首后

〔宋代〕 汪莘

直写胸中事,谁拈纸上尘。

兴来那暇懒,得处不容廑。

行有鬼神觑,诗防天地嗔。

欧苏寻后辈,郊岛是前身。

方壶自咏

〔宋代〕 汪莘

白昼常陪俗,清宵得养魂。

几时成草屋,终日掩柴门。

事迫文方出,身闲道始尊。

世方怀祖逖,吾已吊刘琨。

桃源忆故人·人间只解春留住

〔宋代〕 汪莘

人间只解春留住。不管秋归去。一阵西窗风雨。秋也归何处。柴扉半掩闲庭户。黄叶青苔无数。犹把小春分付。梅蕊前村路。

水龙吟

〔宋代〕 汪莘

当年翦彩垂髫,超然便欲为仙去。世间俗状,人心狡计,不堪同住。每坐空山,独临古涧,神闲意寓。想瀛洲鸡犬,蓬莱猿鹤,应怅望,门前路。

自昔侯王将相,几番成、落花飞絮。仰天醉眼,兴云妙手,年华迟暮。长揖烟尘,静朝日月,谁知幽素。正风清麟背,星垂海角,晓钟初寤。

陋居五咏 其四 蒋径

〔宋代〕 汪莘

穿渠带幽径,列竹依清流。中有好鸟鸣,暮锁星辰稠。

北风搅雪花,更觉龙凤遒。东皇怜岁寒,丹白如飞浮。

细履或得得,长歌亦悠悠。顾我非蒋卿,何以致羊裘。

访吴安抚竹洲

〔宋代〕 汪莘

忆昔见公十载前,知公即日图凌烟。

而今见公十载后,岂意翻为竹洲叟。

黄金照白天门开,夜叉安得生风雷。

龙文虎脊君当取,有才不用当谁哉。

中原寝庙无消息,塞上无人能杀贼。

君王此志二十秋,四海看君闲不得。

首页  11 12 13 14 1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