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宋褧的诗词
一百五日上街头,半晴半雨天悠悠。豪家出郭车争道,少妇当垆人上楼。
辇路暗生芳草远,御沟平瞰碧波流。少年直把春偿酒,若个新诗纪胜游。
雁荡山高不可攀,松巢竹坞白云端。题诗为报经行客,莫作寻常少室看。
短衣乌帽,京尘眯目强钻头。梦中八表神游。今日江山佳处,便欲贾胡留。
爱峰岚滴翠,天水涵秋。
断霞渐收。见隐隐、两蛾愁。好在九华烟树,秋浦沙鸥。
相看依旧,但憔悴、潘郎俗状羞。孤负却、笑傲林丘。
林间二客形骸俗,江上扁舟波浪愁。万里乾坤少知己,一竿风月自优游。
暮餐城南粥,朝踏城东尘。道人心似水,去住本无因。
送子炎方去,临岐发永叹。如何医国手,祇作理财官。
海晏商帆盛,风清客枕安。番禺天不远,佳誉彻朝端。
街头父老发垂肩,拄杖支颐话可怜。粔籹不甜寒具小,风光那似十年前。
明时作邑重优游,我为斯人抱隐忧。巨室昂昂张虎翼,奸民濈濈沸鱼头。
朝衙召集乡三老,幕邸趋承郡督邮。利刃往年曾一试,知君谈笑已无牛。
南薰微度曲陂前,鸭绿粼粼出自然。眼底文章人不识,却教容易入诗篇。
文章释老谁争雄,昔人三语将无同。已公茅屋见新句,匡庐莲社追随风。
名胜绝怜留翰墨,笑谈莫谓变虚空。鸡林到日传相诧,杖锦归来未是穷。
芳径暴桥西,徘徊白板扉。家人出帘语,小季掉鞭归。
榆荚晴将老,杨花晚渐稀。仍闻欲南棹,情思愈依依。
绛灌才书汗马功,治安策里事无穷。汉家未有停年格,一岁超迁到大中。
风雨度崤
吏退公庭雁鹜行,持杯暂对水云乡。山开罨画涵晴影,花落胭脂漾晚香。
酒帜隔津标柳陌,渔舟避浪向蒲塘。怀人不得同相赏,空赋《停云》第二章。
十年前是紫薇郎,伴我书声隔粉墙。今日绣衣持斧去,冲冠毛发半秋霜。
十月楚天雨,同云暗八荒。前山应是雪,此地不成霜。
气混朝岚重,声兼夜漏长。閒庭断来往,幽思渺无方。
天外山光近,峰颠海气吞。潮凭风作阵,云藉石为根。
鸟重烟藏树,帆多水绕村。凭高暂诗酒,回首望脩门。
凤吹龙筝楼上头,市中沽酒会英游。狂心似火何时遂,定约春风赋御沟。
楚邮燕驿饱经过,尘土风涛败兴多。涧水绕阶云绕屋,可人今夜好行窝。
山崦楼台花树枝,杜陵韦曲恣遨嬉。画图省识春风面,应是开元未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