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的诗词 ► 湛若水的名句
番山才子富文华,岭海于今第一家。春到不妨学东野,一日看尽长安花。
主一何如念一中,念中便是适朋从。若言不著丝毫后,天理昭昭只大公。
负疴颓檐下,嗒然若无怀。清飙东南来,吹我灵襟开。
舆浦有好音,召命从天来。邦储得佐理,兵食靡遗乖。
朝廷有正人,四方无厉阶。
云塞前无路,徐行乃有通。不知转忽间,脚踏最高峰。
我衣湿寒云,我袖飘天风。三茅皆失色,万象归玄同。
玄同夫何如,吾以观无穷。
见君廿载前,倾盖湖西东。重逢每追想,惚惚如梦中。
君才本明哲,所志在事功。足迹亘南北,威声动虏戎。
功成尚久次,六七阅春冬。手持经济策,于以献重瞳。
兹辰风日佳,秋空极寥廓。四美翕然臻,群英亦趋约。
结集逍遥游,临江更登阁。阁迥江不流,澄心坐超脱。
高歌饯嘉宾,遗响天际落。展足贵千里,去去崇明德。
皇穹尚不宰,阴阳运时功。所以乾坤尊,六子代有终。
蔼蔼贤少宰,庐山起高踪。昔为翰苑秀,于今代天工。
词华照青阳,玉色倾群公。扬历遍台省,文武兼折冲。
报政趍当宁,新春向和融。留都盛冠盖,出饯江之东。
江花发文藻,江水鉴清容。行矣无迟迟,宵旰正重瞳。
问俗松江口,松江春若何。黄堂已风动,上海有弦歌。
民瘼催租拙,儿号乳哺多。不惭食鲈美,明月满清波。
白云苍苍兮珠江泱泱,觉山之去兮谁与翱翔。
江水泱泱兮山云长,我思觉山兮安可忘。
飞云蒙头兮隐青霞,揽云月兮为家,觉山不来兮令我长嗟。
长嗟兮舒啸,四山暮兮猿鸟号噭。山容蹙兮予怀悄悄,青衿送子兮三水之表。
镇城东西几万家,焦山花映金山花。吸江吞海谁胸量,一体乾坤且谩誇。
玉流本自直,屈曲随城陴。如玉人何在,年年流玉澌。
三日一梳头,父老笑予懒。鸡鸣闻栉洗,无乃公太简。
予答父老言,太简敬之反。有一俨于中,若懒元非慢。
遇利懒于货,遇色懒于娴。懒为德之助,天地同坦坦。
天地既简易,吾驾不可返。
广宴开钟阜,群彦集瀛洲。新晴美朝晖,重阴豁然收。
主人爱敬客,感格天与谋。八榻依云列,眇予岂其俦。
因思竹林会,当时亦何修。醉心以明德,岂伊杯酒酬。
堂堂贞节达天庭,小小诗篇何足称。尽道显扬今有子,立身行道是谁能。
上客多黄金,下客无黄金。既已无黄金,胶漆亦未深。
旧云乃刻子,清者一二伦。利口佩相印,长者亦沉沦。
位高金亦多,昔疏今曷亲。濯缨见天日,无愧白湾滨。
穗城有三凤,五色具文章。上止三珠树,百鸟惊回翔。
仲氏鸣壁水,将母还离方。离方朱鸟地,昼锦同辉光。
何时复来仪?圣人坐明堂。
神龙卧处池水清,龙池水涸龙不兴。上天若欲作雷雨,泽世舍子其谁能?
昔年分部共寅清,翰苑奇游抚上京。道旧未终随凤翥,白云翘首送君行。
涉园采桃李,持以赠所知。非贵桃李颜,不言自成蹊。
岂无兰桂好,质以香自亏。默默牛医子,心期浩无涯。
颓垣带峄山,门是纪子郭。有德不在险,胡乃大去国。
狐狸穴姬垄,猿鸟悲日落。乐极哀忽生,凄风满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