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早年经历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宋权出生于归德府商丘县。
天启五年(1625年),宋权考中进士。
崇祯十七年(1644年4月23日)三月十六日,宋权官为顺天巡抚,驻扎在北京密云。任职仅三日,李自成攻陷京师。宋权斩李自成部将黄锭等。宋权易服降清
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宋权籍所部降清,顺治帝仍旧任命其为巡抚。
力行改革
宋权上书顺治,献治平三策,包括确立崇祯庙号、革除明朝弊政、广招贤才。宋权疏言:“旧主御宇十有七年,宵衣旰食,声色玩好一无所嗜。不幸有君无臣,酿成大乱。幸逢贵国圣主,歼乱复仇,祭葬以礼。倘蒙敕议庙号,以光万世,则仁至义尽,天下咸颂,四海可传檄而定。明朝军需浩繁,致有加派,有司假公济私,明徵外有暗徵,公派外有私派,民困已极。请照万历初年为正额,其馀加增悉予蠲免。勤求上理,宜育贤才。奴才所知者,如王永吉、方大猷、杨毓楫、朱继祚、叶廷桂等,均济时舟楫,惟上召而用之。”得旨嘉纳。不久宋权又推荐宝坻进士杜立德等十一人。
此时宋权仍驻密云,抚治二十馀州县,兼领军事。不久以遵化当冲要,命宋权移驻,先后击降李自成余部数千。丰润盗起,权捕治,以未获其渠,疏请罢斥,温旨慰留。寻疏陈祖军、民壮之害,言:“明制祖传军籍,隶在营路;选取民壮,隶在州县。身故则勾子孙,子孙绝则勾宗族,宗族尽则勾戚属,流离逃窜,乱由此阶。请特沛恩纶,除兹秕政。”又有私刻顺天巡抚印伪为纠举咨文投部者,事觉,逮治。权疏言:“用舍者君人之权,黜陟者铨枢之政,荐劾者抚按之职。请饬各省抚按,有关用舍大典,必具疏请,不须以咨文从事,则百弊俱清。”疏入,并如所请,著为令。畿辅既平,诏拨近京荒田及明贵戚内监废庄,画为旗地,民田错杂,别给官田互易。权疏言:“农民甫得易换之田,庐舍无依,耕种未备,请蠲租三年。”又迭疏请蠲蓟州田租一年,除密云荒地逃丁派徵钱粮,兴三协屯政,守兵一予田十亩。俱下部议行。有诏优恤绿旗阵亡兵家属,权请特遣部臣莅视散给,俾沾实惠。
顺治三年(1646年),擢国史院大学士。顺治四年(1647年),充当会试主考官。顺治五年(1648年),遭母丧,请终制,命如常入直,私居持服。顺治六年(1649年)五月,擢升清太宗文皇帝实录撰修总裁官,并再次充当会试主考官,九月,假归葬亲,十月,加太子太保。顺治七年(1650年),还朝。时议用明例,遗御史巡方,权力持以为不可。八年,条陈时政,又言宜复设巡按。给事中陈调元、王廷谏等劾权前后持两端,且追劾其母丧未除,入闱主试,下部议,权老病宜罢归,遂命致仕。
顺治追谥
顺治九年(1652年),卒。部议权被论致仕,祭葬宜杀礼。上以权诛自成党有功,赐祭葬如例,赠少保兼太子太保,谥文康。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