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早年经历
陈叔达是陈宣帝第十七子,容止出众,颇有才学,十余岁时便能即兴赋诗,援笔立成。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后主继位。陈叔达被封为义阳王,后历任侍中、丹阳尹、都官尚书。
历仕隋唐
开皇九年(589年),隋军灭陈。陈叔达随陈后主出降,被迁入长安,但却未得任用。大业年间,陈叔达被拜为内史舍人,后外放绛郡通守。
义宁元年(617年),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并攻打绛郡,陈叔达献城投降。李渊攻破长安后,拥立代王杨侑为帝,自任大丞相。陈叔达被授为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并与丞相府记室温大雅一同执掌机密,参与起草军书、赦令以及禅代文诰。
武德元年(618年),杨侑禅位,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任命陈叔达为黄门侍郎。武德二年(619年),陈叔达又兼任纳言。
担任宰相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拜陈叔达为侍中。他言语明畅而有条理,每次奏事,满朝官员为之瞩目。对于游历长安的江南名士,也多有推荐、提拔。武德五年(622年),陈叔达进封江国公。
武德九年(626年),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与秦王李世民矛盾加剧,多次在唐高祖面前进谗,诬陷李世民。唐高祖信以为真,欲惩治李世民。陈叔达谏道:“秦王有大功于天下,不可废黜。而且他性格刚烈,若对他加以折辱贬斥,恐怕他会经受不住内心的忧伤与愤郁。一旦让他染上难以测知的疾病,陛下后悔都来不及。”唐高祖遂作罢。
同年六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尉迟恭手执兵器,进入内宫,向唐高祖禀告:“太子、齐王作乱,已被秦王诛杀,我奉秦王之命前来护卫陛下。”当时,陈叔达正在唐高祖身边,便进言道:“建成元吉本未参与举义密谋,且无功于天下,又嫉妒秦王的功勋威望。秦王功盖天下,四海归心,陛下若立其为太子,托以国务,则国家幸甚。”唐高祖同意,不久便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八月,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
晚年生活
贞观元年(627年),陈叔达加授光禄大夫,后因与萧瑀在御前争吵,被罢免官职。不久,陈叔达因母丧丁忧,并在丧满后被授为遂州都督,但因病未能赴任。
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拜陈叔达为礼部尚书,并慰劳道:“武德年间你曾慷慨进言,为我解难。我今以此报答。”陈叔达则道:“我是为社稷着想,并不只是为了陛下。”后来,陈叔达因家庭纠纷,遭到御史弹劾。唐太宗不想张扬他的过错,便让他回家休养,只保留闲散官职。
贞观九年(635年),陈叔达病逝,谥号为缪。后追赠户部尚书,改谥号为忠。
父母
陈顼,陈朝第四位皇帝,庙号高宗,谥号孝宣皇帝。
袁氏,陈宣帝昭容,生陈叔达及晋熙王陈叔文、新会王陈叔坦。
兄弟
陈叔宝,即陈后主。
陈叔陵,封始兴王,官至侍中,因与兄长争位,叛乱被杀。
陈叔英,封豫章王,官至司空,入隋后任涪陵太守。
陈叔坚,封长沙王,官至荆州刺史,入隋后任遂宁郡守。
陈叔卿,封建安王,官至中书监,入隋后任上党通守。
陈叔明,封宜都王,官至侍中,入隋后任鸿胪少卿。
陈叔献,封河东王,官至南徐州刺史。
陈叔齐,封新蔡王,官至侍中,入隋后任尚书主客郎。
陈叔文,封晋熙王,官至湘州刺史,入隋后任宜州刺史。
陈叔彪,封淮南王,官至侍中。
陈叔重,封始兴王,官至江州刺史,入隋后任太府少卿。
陈叔俨,封寻阳王,官至侍中。
陈叔慎,封岳阳王,官至湘州刺史,隋军灭陈时战死。
陈叔雄,封巴山王。
陈叔虞,封武昌王,入隋后任高苑县令。
陈叔平,封湘东王,入隋后任胡苏县令。
陈叔敖,封临贺王,入隋后任仪同三司。
陈叔宣,封阳山王,入隋后任泾城县令。
陈叔穆,封西阳王。
陈叔俭,封南安王。
陈叔澄,封南郡王,入隋后任灵武县令。
陈叔兴,封沅陵王,入隋后任给事郎。
陈叔韶,封岳山王。
陈叔纯,封新兴王,入隋后任河北县令。
陈叔谟,封巴东王,入隋后任汧阳县令。
陈叔显,封临海王,入隋后任鹑觚县令。
陈叔坦,封新会王,入隋后任涉县县令。
陈叔隆,封新宁王。
陈叔荣,封新昌王,入隋后任内黄县令。
陈叔匡,封太原王,入隋后任寿光县令。
陈叔叡。
陈叔忠。
陈叔泓。
陈叔毅。
陈叔训。
陈叔武。
陈叔处。
陈叔封。
儿子
陈政德。
陈玄德,生顺州刺史陈仲方。
陈贤德,官至水部郎中。
陈绍德。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