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人唐代黄旛绰
黄旛绰

黄旛绰

[ 唐代 ]

一作黄幡绰。唐时人,生于凉州(今甘肃武威),宫廷乐师。宋代陕西同州《霓裳羽衣曲》石刻传系根据其手书翻刻。其擅长“参军戏”,入宫30多年,侍奉唐玄宗。他性格幽默,善于口才,曾经用滑稽风趣的语言,谏劝玄宗不要轻信安禄山,应该疼爱自己的儿子(唐肃宗);提醒他注意安全,不要在马上打球摔坏了身子,得到了玄宗的赏识和信任。当时人说,唐玄宗一日不见黄幡绰,龙颜为之不悦。

生平

其一:唐明皇(即玄宗李隆基)祭祀泰山,派张说为封禅使。张说的女婿郑镒,本来是个九品官。按照原来的规定,祭祀山川以后,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以下的官员,都晋升一级。惟有郑镒因张说的关系,骤然升到五品,并且赐给他红色官服。在一次大宴中,玄宗看到郑镒的官位突然越级升跃,觉得很奇怪,问他是怎么回事,郑镒无言可答。在旁的乐师黄幡绰听了,语意双关地说:“这就是‘泰山’(岳父古称 ”泰山”)的力量啊。”

其二:听音避祸

黄幡绰耳音很准,能听出音乐旋律中的内在含义,从而判断演奏者的情绪变化。据《乐府杂录》记载:拍板本无谱,明皇遣黄幡绰造谱。乃于纸上画两耳以进,上问其故对:“但有耳道则无失节奏也。”

一天,唐玄宗召黄幡绰上殿伴驾,恰巧黄幡绰有事不在。唐玄宗大为恼火,令值殿武士立即去把黄幡绰抓来,并准备了皮鞭,要狠狠揍黄幡绰一顿。武士们还没有走出殿门,黄幡绰就回来了。这时,殿堂上传出玄宗打龟兹乐器羯鼓的声音,鼓声咚咚,急促激愤,紧迫中透出一股“杀气”。黄幡绰心中一惊,听出击鼓人正在火头上,急忙让带队武士暂时不要报告。

片刻,鼓声徐缓多了,但仍含有杀气。鼓声中玄宗板着脸问道:“黄幡绰那个狗奴才来了没有?”黄幡绰连连摆手,向殿上的人示意,叫他们不要说。直到玄宗一曲奏完,换奏一首新的鼓曲时,黄幡绰听出鼓音完全平和下来了,他才从容自如地走上前去。

唐玄宗问道:““刚才你到什么地方去了?”黄幡绰如实回答说:“家中有个亲戚来看我,我送他到郊外,不知圣上叫我,故此来迟,望圣上恕罪。”唐玄宗一面打鼓,一面点点头。等鼓曲奏完,他放下鼓槌,对黄幡绰说:“你回来的时候,我的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如果在我发怒时回来,你的皮肉就要开花了。念你入宫侍奉多日,偶然一次外出,姑且饶恕你吧!”

宫廷上的人都为他捏一把汗,同时也十分佩服他“听音避祸”的才能。

其三:玄宗於诸昆季,友爱弥笃,呼宁王为大哥,每与诸王同食。因食之次,宁王错喉喷上髭,王惊惭不遑,上顾其悚悚,欲安之。黄幡绰曰:「不是错喉。」上曰:「何也?」对曰:「是喷帝。」上大悦。

其四:安禄山之叛也,玄宗忽遽播迁於蜀,百官与诸司多不知之。有陷在贼中者,为禄山所胁从,而黄幡绰同在其数,幡绰亦得出入左右。及收复,贼党就擒,幡绰被拘至行在。上素怜其敏捷,释之。有於上前曰:「黄幡绰在贼中,与大逆圆梦,皆顺其情,而忘陛下积年之恩宠。禄山梦见衣袖长,忽至阶下,幡绰曰:『当垂衣而治之。』禄山梦见殿中槅子倒,幡绰曰:『革故从新。』推之多此类也。」幡绰曰:「臣实不知陛下大驾蒙尘赴蜀。既陷贼中,宁不苟悦其心,以脱一时之命?今日得再见天颜,以与大逆圆梦,必知其不可也。」上曰:「何以知之?」对曰:「逆贼梦衣袖长,是出手不得也;又梦槅子倒者,是胡不得也。以此臣故先知之。」上大笑而止。

故事传说

猜你喜欢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日长简仲咸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无衣
先秦佚名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忆故人·烛影摇红
宋代王诜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从军诗五首·其一
两汉王粲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

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

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

徒行兼乘还,空出有余资。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

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

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

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犂。

孰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清平乐·留人不住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登西台恸哭记
宋代谢翱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