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句子大全作文句子中考作文优秀段落

中考作文优秀段落

时间:2022-04-03  

1、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3、“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4、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5、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6、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祸。

7、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8、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9、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10、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11、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12、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13、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14、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5、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6、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7、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18、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遥。

19、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20、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2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2、“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23、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24、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25、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26、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7、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28、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9、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30、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猜你喜欢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登西台恸哭记
宋代谢翱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早发
宋代宗泽

繖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长沮桀溺耦而耕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