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 我赞美学校温暖的怀抱。学校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她张开双臂拥我入怀。她爱我们每一个人;当我们有一点进步的时候,她都看在眼里,母亲会用轻柔的手抚摸着我们,让我们感受心灵的激动与喜悦;当我们犯错、落后的时候,母亲会投来既有些责备又心存宽容的目光,用春风化雨般的爱来滋润我们迷惘的心灵。
★美丽的校园,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它是一个个音符,串联起我童年的梦想;它是一只有魔法的大雁,带我领略大自然的美妙;它是我快乐的源泉,同样也使我学到许多知识。
★我赞美学校的无私奉献。你知道学校给予了我们什么吗?是知识,是力量!我们从一个懵懂的孩子成长为今天一名出色的学生,而每一点进步无不浸透着学校的心血。"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崖乐做舟。"学校让我们找到了学习的窍门,更让我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我们是一条要远航的小船,学校给了我们一张帆,靠着帆我们可以走得更远,会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校园的一缕陽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温暖如春,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美丽的校园也是幸福的。
★校园的小路连着综合楼、教学楼和操场。虽然宽不过两丈,长不过百米,但是每天有多少人走过?清凉的早晨,晨练者的脚步从这里经过;喧闹的中午,提着饭盒的学生三三两两地从这里踏过;幽静的夜晚,抱着书本的学子们从这里踩过。无论在炎炎的夏日还是凛冽的寒冬,无论在倾盆的雨中还是在皑皑的白雪下,它总是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路边的小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渐渐地,原先那见棱见角的石块磨圆了,但它还是那样坚实地支撑着同学们的脚步。
★绵绵的细雨,在仲春的微风中默默地飘洒着。我久久地注视着路上亮晶晶的石子。我赞美校园的石子小路,更赞美铺路石般的老师。他们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情,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铺设了一条培育人才的路。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我现在不是也走在这条路上吗?
★盛誉遥惊四海骇,
慕名学子五洲来。
学风玉律无形树,
校纪金科有影台。
万卷园丁书满腹,
千盘桃李志夺魁。
科研春色难关住,
一地芳菲汗水栽。
★校园是诗,
校园是画.
校园是一条历史长河,
校园是香山红叶似火.
★这里是诗的海洋,
这里是花的乐园.
我们在这里耕耘,
我们在这里收获.
★我热爱学校,因为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值得留恋和牵挂!当有一天我们要不得不离开这里时,我想我会落泪,但我更会擦干眼泪,扬起求学小舟上的帆,继续远航。
★园丁千辛万苦书写本校的辉煌和骄傲、学子功成名就流向社会的今天和未来。
★我赞美学校是学习的天堂。每天都能听到琅琅书声,清脆、悦耳;做作业时齐刷刷的"沙沙"写字声让人陶醉;音乐教室时时传来阵阵优美的歌声,让艺术与我们结下不解之缘;一件件精美而富有创意的小制作出自我们一双双灵巧的手,教会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美好的;在操场上尽情展现我们英姿飒爽身躯,精神抖擞的面容,以强健的身体迎接每一天的挑战。
★春天的校园,处处流动着春天的气息,看着路旁的草芽又拱出了一抹嫩绿,我又是满心欢喜。路旁,还有几棵早发的花树,几树繁花,装点着科技学院的春天。
★校园里的花开了,但我却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花。粉红的花瓣一层叠着一层,恰似陽关三叠,意韵非常。那在春天的枝头热烈地绽放的,不止是花瓣,还有它们春水般透澈的灵动的魂!
★金色的校园
我们喧闹而来
年轻的胸怀
溢满无限的期待
★素裹的世界
我们尽情宣泄
火热的情怀
放射生活的多彩
★绿色的校园
那些懵懂少年
张扬生命的光鲜
领略知识的无限
★炽热的校园
那些年轻容颜
满载收获的知识
期待新的学年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