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1】
家乡的周围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一排排树木就像一位位士兵在山上站岗。春天到来,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一阵微风吹来,树木好像在和我们招手,炫耀它的年轻、美丽。树上的小鸟有各种各样的,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像在谈论这迷人的美景。树下有青青的小草,就像春天的眉毛。草丛中散落着一簇簇可爱的小花,星星点点,有红的、百的、黄的、紫的、蓝的、粉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花儿争芳斗艳,蜜蜂也 不甘寂寞,在花下嗡嗡的闹着,五彩的蝴蝶不时的也来凑热闹,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山下的田野了,金黄的油菜花像铺了一层黄地毯,绿油油的麦苗衬托的油菜花更漂亮了。
田野旁边的小河缓缓的流淌着,河水清澈见底,绿色歌唱家青蛙在呱呱的唱着歌。河两岸的芦苇在风中鞠着躬,就像在对岸边的人致敬。
【2】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又回到了家乡,那里的桃花开了,一朵朵的粉红色桃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真是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一朵有一朵的美丽。
家乡的油菜花也开了,它们发出淡淡的香味,引来了许多小蜜蜂采蜜。油菜花由许多小小的黄色花瓣组成,它们挨挨挤挤,真像一朵大黄花,但是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马上就要开花了。还有许多不计其数的白蝴蝶,它们也在油菜花上飞来飞去,仿佛在赞美这片美丽的景色。
在我家的小河边,有三棵梨树。我看见梨花也开了,它的白色花瓣向四周展开,美丽极了。在它的花瓣上还有闪闪发光的小水珠不时的落下来,显得特别的滋润,我听爸爸说等到了夏天我就可以吃到又香又甜的梨了……
【3】
远远望去,一个尖尖的顶突出于松涛之上。啊!那就是家乡的大山。
走近了,一棵棵槐树耸立在悬崖峭壁上,恰似军人般的威严。
山的东边是一片果林,不到三十米处,就能闻到一阵阵果香,令人垂涎三尺,流连忘返。那一个个果实是多么诱人啊!桃子粉粉的,又软又胖,好像新生因婴儿的肌肤,苹果红彤彤的,光滑发亮,真像小姑娘的红脸蛋,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一口。
山的南边有一条宽阔的溪流,无论是春夏秋冬,天天都一个样儿,波光粼粼,美丽异常。溪水里的一条条小鱼,犹如一杯绿茶中星星点点的茶叶,浮游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山的西边是一片空旷的无人区,虽然没有人居住,但却是鸟儿的天堂,远远望去,许多五彩斑斓的小鸟成群结队,在广茂的草地上盘旋飞翔,把天空映得美丽异常,使人心向神往。
最美丽的,是山的北边——自古常被人们称之为喝西北风的地方。但我却常常去那儿,因为那里有引人入胜的瀑布,虽没有尼加拉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但却是我最喜欢最难忘的地方。远远凝望着它,能忘掉一切的不愉快。水柱从山巅之上倾泻而下,粉碎成片片急流,许多急流最后汇成一条大河,流向了山的南边,给人类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水。那果园中一片片飘香阵阵的水果,那山坡上美丽的景色,那奔腾着永不停歇脚步的溪流……这就是我家乡的大山。
【4】
我的家乡座落在河南省林州市的黄家坡村,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我们的村子座落在一座最高的山脚下,那座山上有一座王爷庙,过年过节,那里的人们都到上山去烧香拜佛求平安。
那里的四季特别美丽,它那春天的温暖与红紫,夏天的浓绿与炎热,秋天的苍褐与成熟,冬天的严寒与洁白,都使人激动不已。
春天,那里的桃树、柳树、苹果树、柿子树、梨树,还有杨树都抽出了嫩芽,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小燕子也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夏天,水池里盛开了许多荷花,有白色、粉色,荷叶埃埃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真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娃娃。清清的小河里有鱼虾,旁边有柳树,小朋友们可以在树下乘凉、嬉戏、玩耍。
秋天,谷子成熟了,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农民伯伯都忙着在田里收割,脸上都挂着丰收的喜悦。果园里飘出来一阵阵清香,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把你缠到了果园里,让你尝一尝香甜的水果。特别是柿子树,更令人欣喜若狂,一个个火红的柿子就像一个个红彤彤的小灯笼,远远望去,半山腰一片通红,像早晨的朝霞,照亮了整个山腰和村庄,映红了整个天空,美丽极了。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给大山、村庄盖上了一成银色的被子,变成了整个大雪山。从山顶往下望,各家门前的雪人像一个个的小哨兵在站岗。成了雪的世界。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