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1、它长着长长的耳朵,黑黑的眼睛像一颗闪闪发亮的宝石,头上戴着一顶小花帽,雪白的兔毛,红红的嘴巴总是望着我笑。
2、这个小家伙刚来我家的时候,它的长相把我吓了一跳:雪白色的皮毛,长长的耳朵,红色的眼睛。在它那三瓣嘴上面长着一个秃鼻子!这幅长相除了它还能有谁——小白兔!
3、在动物园,我看到了可爱的小兔子。小兔子长着一对长长的耳朵。它的眼睛红红的,像两颗红宝石。它的嘴巴是三瓣嘴,吃起青菜来可快了。小兔子的尾巴很短,像一个小绒球,它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它全身雪白雪白的,像穿了一件白大衣。
4、家里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个朋友。一身洁白无暇,毛茸茸的;长长的耳朵,非常机敏一双红通通的大眼睛,机警地环视四周。它就是——只活泼机灵的小兔子。它实在太可爱了,让人一见就生爱怜之心。瞧,这会儿,它正在吃青草叶。它只直勾勾地看着我,对我充满了敌意。
5、这只小兔子长着一对长长的耳朵,有时竖起来,有时耷下去。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像两块红宝石。四条短短的腿,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还有一个又小又短的尾巴,显得十分可爱。
6、它,是一只洁白、可爱的小兔。我在天桥上走着,忽然发现一个小商贩在卖兔子。那可爱的小白兔呵!两只长长的耳朵时不时警觉地竖起来,又松垮地放下去;一双又红又亮的大眼睛用惊奇的眼神望着,但又带着忧郁……
7、小兔的耳朵是灰色的,高高地竖立在脑门上。它的毛是灰白相间的,背上有一簇棕色的毛,显得特别有个性。它的嘴巴是三瓣嘴,吃起东西来毫不马虎。最有特点的要数它的眼睛了:其它兔子都得了“红眼病”,而这只兔子却镶嵌着两颗“黑宝石”呢!这只兔子好像昨晚没睡好,长了黑眼圈似的,又好似爱臭美的贵夫人画上了眼影!样子非常滑稽!
8、我家养了一只小白兔,我可喜欢我家的小白兔啦。因为它长着长长的耳朵,洁白柔软的毛,加上一才双闪着亮光的眼睛,我越看越喜欢。
9、今天,妈妈给我买来一只可爱又活泼的小兔,它的名字叫跳跳。它的头小小的像一个小皮球,耳朵长长的像两把小扇子,眼睛黑黑的像一颗黑宝石,身体小小的像一个大大的鹅蛋,腿短短的像小椅子的柱子。
10、兔子是常见的小动物,既活泼又机灵。它有一身雪白的衣服,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红宝石般的眼睛,三瓣嘴,灵活的四肢。
11、“米妮”也真是怪,跟别的兔子不一样,它的耳朵有花边,像一把大扇子的形状。“米妮”的眼睛也不像其他兔子一样的红眼睛而是像人一样的黑眼睛。还有,人眨眼时是上下合拢的,而“米妮”是左右合拢的。“米妮”吃的食物也很怪,它爱吃稻谷、大米、青菜和青草。
12、小兔子的耳朵是粉红色的,有一段是肉色的。嘴巴粉粉的,腮上有两个粉色的圆圈,里面是两个加号;手是粉色的,尾巴一半是粉的,其它的地方都是肉色的。这只粉嘟嘟的小兔子好可爱呀!
13、我家有一只小兔,它长着一身洁白如玉的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红眼睛,就像一对闪闪发光的的红宝石;它还有一张三瓣嘴和一对长长的耳朵,真是人见人爱!
14、小兔子的形状可好看了。长长的耳朵像长头发,红红的眼睛像草莓,全身的颜色是白色的,用手一摸,毛茸茸的好舒服呀!
15、小兔子一对大耳朵在头顶高高竖起,那对神奇的大耳朵在害怕时也是会乖乖落下的。一身柔软的绒毛也会让我们惊叹不已。放眼看去是以黄色为主,翻开下面则是白如雪,而最下面却是灰黑的颜色。好神奇啊!有一点锐利的脚只在绒毛的掩护下一点也看不到,其实这也是它很好的伪装嘛。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