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1、院子里的夏爷爷种了一株辣椒,长的可茂盛了。它周身穿着碧绿的衣服。叶子是深绿色、不规则的菱形,叶子中有星星点点、白如雪的六瓣花,就像撑开的雨伞。有的还是花骨朵,就像在摇篮里熟睡的婴儿。一个个又细又长的辣椒挂在枝头。一阵微风吹来,辣椒们就像顽皮的孩子都在玩秋千呢!
2、每年立秋后,大批辣椒涌向市场,辣椒的销路总是不用愁,价格也不错。这小家伙,模样儿可爱,细长的身材,宛如一位身段窈窕的艳装淑女,让人看着很是喜欢。
3、春天,在雨水的滋润下,辣椒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4、小辣椒的花不漂亮,果实却缤纷艳丽,有红的、白的、浅紫色的、桔黄色的……红色的小辣椒好像一只成熟的小草莓白色的小辣椒像一位披着白纱的妙龄少女浅紫色的小辣椒就像熏衣草的第二代橘黄色的呢,就像一只小火炬。
5、记忆中,最不辣的是那种大辣椒,乡下人管它叫灯笼辣椒,个大,肉厚。最辣的是那种瘦长的尖嘴朝天椒,肉薄,真正爱吃辣椒的人就特喜欢吃它,就像真正有酒量的人钟情烈性白酒一样。
6、小辣椒的茎和铅笔差不多粗,深绿色的茎上夹着些米色的小斑点,越向上,茎就越柔软。它的叶子是卵圆形的,老叶子的颜色比较深,小叶子的颜色比较浅,叶面上“画”着许多叶脉。小辣椒的花非常小,呈白色,有五个花瓣。它们有的微微弯着腰,好像在絮絮低语,有的斜着头,好像在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7、渐渐地,花盆里所剩余的几棵辣椒苗长得越来越粗壮了,叶子也越来越多了。有一天,我竟然发现在叶茎之间开出了朵朵小白花,将这几棵辣椒装扮得更美了。
8、它,全身红彤彤的,头上戴着一顶“绿帽子”;它,以维生素C含量高于其他蔬菜而备受人们的称赞;它,人口就像火烧一般。它——就是辣椒。
9、小辣椒一天天长了起来,它全身都是绿色的。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叶片的顶端尖尖的,叶子嫩嫩的,摸在手中感觉很好。
10、金色的秋天终于在人们的期盼中来了,到处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辣椒树结出了红红的果实,沉甸甸地挂在枝头,让人看了直流口水。
11、一两个月后了,小辣椒的变化可大了,它已经渐渐的由绿变红,就像过节时门前挂的红灯笼,格外耀眼。
12、辣椒晒干了,脆生生的,农家人会把它们当作是最美最香的作料,炒菜时,放上一个红辣椒,点缀在菜肴之上,色香味俱全。
12、转眼间到了炎热的夏天,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叫着,辣椒树的叶子更绿了,小辣椒在微风中轻轻摆动,静静地等待着收获的季节。
13、有的辣椒一咬就辣,有的是咽下去才觉辣,有的吃后满嘴都辣,有的辣前舌,有的辣喉咙,有的闻起来辣,吃起来更辣,还有在几米远的地方就辣味呛人。
14、辣椒种类很多。比如说,朝天椒、大青椒、扣子椒、灯笼椒等,但要说辣椒之王,就要数米椒了。
15、秋,给人以凉意,辣椒的红,给人以暖暖的味道。
16、这几棵辣椒在我的精心伺候下,长得青翠欲滴,吐出了嫩芽。
17、如果你有兴趣把辣椒切开,你就会发现一股红水四溅,随即,几颗辣椒籽落在了地上。每只辣椒中约有数十颗,它们全聚集在一根根的辣筋上。辣椒的头顶上戴有一顶绿色的“帽子”,可是人们往往不太重视它,吃时总是要把这顶帽子摘掉。
18、这种辣椒个不大,约摸二三厘米长,小巧玲珑,头尖如笔嘴,而且一律硬挺挺,直指天空,一直到老熟,也毫不疲软。它肉厚味辣,满足了全州人对辣味的强烈要求。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