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扳斗柄向东趋,一夜春风万槁苏。只憾平生无酒兴,空闻林鸟叫提壶。
几番风,宵来送雨,罗衣透秋味。露荷红缀,将半老徐娘,犹爱姝丽。
瘦筇向晓池边倚。新晴鸦报喜。叹照眼,绿云千片,寒香消翠被。
西园桂花过中秋,劳公唱水调,年华凋悴。心最苦,南云外,暗愁天坠。
青山似、向人劝酒,君自管、功名诗卷里。待净洗甲兵完了,应乾银汉水。
青山似有根,拔地如笋起。小街曲回转,转不出山鄙。
稍远引其涂,横过清江水。江水何澹澹,日抱山影洗。
丛屋间旧新,随势能向背。亦若山所生,相洽等母子。
俯仰山怀间,依偎无彼此。此地真可居,嗟予无寸地。
明朝揖而去,一步一回徙。知山亦有怀,惆怅无能已。
何事残鹃,不能忘、锦片江南风月。春到多少花开,花前旧人别。
愁损了、楼阴柳叶。更谁惜、几枝啼血。望帝魂归,巫云梦冷,莺燕消息。
又还听吹角空城,去迢递、东风渐无力。收拾一窗春雨,付伤心词笔。
偷减声里,移宫换羽,第四弦、激荡凄切。指顾咫尺山河,竟成吴越。
海外飞来绝妙辞,发封虔诵愧支离。师门双庆圆花烛,落魄鲰生总未知。
主人情重徵题咏,鼓吹词林寿梁孟。三年鸳牒既添筹,一言均赋欣从命。
犹忆青云侍讲筵,曲园诗学有薪传。周南卷耳标新义,缉芷缭蘅薄郑笺。
倚声颇许老白石,酒祓花销数高格。邯郸学步惜红衣,谬赏眉岑隐离碧。
五噫赋罢来海陬,鹿车聊作赁舂游。谢帷绛帐谐琴瑟,宝山路上寄俞楼。
我昔登楼事亲炙,月晦灯停难为客。高烧桦烛照红妆,许我清言共瑶夕。
龙战玄黄兵气舒,黉宫人散杏坛虚。凤笙长引归京国,从此师徒异走趋。
沧桑几度更朝市,转绿回黄困流徙。遥瞻日下是长安,问道何曾申一纸。
颇闻生计足婆娑,秋月春花雅事多。度曲堂开汤玉茗,参禅人诣病维摩。
山东小儿妄讥讽,入主出奴肆搬弄。太清尘秽朝野喧,古槐梦遇红楼梦。
岂知儒道日凌迟,左建商君法外奇。孔门自古多能事,汉水荆山共夷旷。
燕燕归来鬓已霜,云开喜见日重光。丝萝无恙芝兰秀,凤烛双辉六甲觞。
头白门生昧法纪,世人欲杀幸不死。当年謦欬未全忘,拟托赪鳞恧而止。
谢公墨妙染霞笺,传与师门韵史篇。三中劫尽人间世,难觅童心五十年。
俚歌仓卒无文藻,感旧维新述襟抱。寄去京华寿一卮,春在堂中春不老。
去年似今年,今年复何年?野梨时作白,桃花亦或妍。
俱为自在物,岂屑乞人怜。嗟我俗未脱,相对唯汗颜。
世客还下我,独爱彼皮鲜。任情而随发,意岂在争先。
他时有零落,乃人竟不看。既开无所矜,既落悄随缘。
真机似有得,吾意适欣然。
青天碧水共悠悠。怕勾留。又勾留。不道此生长与老沧洲。
月也团圆花也好,更何处,有湖山,供胜游。
胜游胜游散千忧。云自流。雾自收。罢了罢了罢不得,聊且夷犹。
况有十分春色荒到陬。漫说无些堪恋处,生羡煞,绿荑松,翠柳柔。
笔法原来无奥秘,得心应手自然宜。前修喜作玄妙论,后世纷纷失津蹊。
蔡邕神授固虚设,钟繇发墓诚可疑。大约初学事绳墨,追随欲与古人齐。
学成之后求通会,得鱼忘筌何能嗤。书法通难贵在变,厚古薄今非识时。
欲我师古已妄极,不知古人师何师。子敬垩帚长飞白,羲之涉北轻茂漪。
更从唐宋窥魏晋,钟王何得独珍稀。长史观罢剑器舞,变化笔法出神奇。
颜公祭侄传文稿,慷慨忿激见哀思。景度题壁妙迹绝,四幅遗帖各有姿。
苏黄米蔡肯相类,雄伟峻拔各参差。元后书家多泥古,剥珉出璞非可期。
其间或以画法入,地怪天惊徒容仪。或谓明清乱古法,此论迂腐若梦痴。
笔法随时相变出,各从造化参真谛。时移事易遭遇别,性情矩矱度所施。
书外学书源流阔,字中求字不可医。时人若解此中妙,大道如天各骋驰。
辽弃燕且捐,千里失亭障。偷安昵江左,拱手久甘让。
北民果何辜,浸为薧鲜样。可怜芜城人,不忘小海唱。
终思祓不祥,截韵远相贶。宁知白门客,钳钬乃自放。
朔氛故非恶,裂土委骄将。隳师反言功,举世勇交诳。
责民须效死,顾首迁宝藏。近闻辱国竖,席捲趁溟涨。
淫昏黩苍天,十死不足谅。更哀度辽者,高语霸与王。
胡运本不常,报汉焉得当。吾侪坐知书,诗书为我圹。
其亡事已必,何暇侈微尚。液池拥万柳,西山耸千嶂。
临风追昔游,俛颈但悽怆。
冷烟社日,又梦里清明,雁归南楚。柳条细缕。记燕山绣陌,纸鸢晴舞。
巷口饧箫,送老临安夜雨。醉春去,指一色酒家,红杏花处。
城外知里许。叹墓草萋萋,百年归路。翠蒿荐俎。听啼鹃唤客,泪沾衣素。
杏酪催人,那识家乡更苦。暗延伫。闰花朝、锦城钟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