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词清代十一月初一夜重读邓秋门遗诗

十一月初一夜重读邓秋门遗诗

清代黄节

八卷遗诗有陈迹,廿馀年来尚恻恻。故人骨冷西樵山,不忆京华久行客。

开篇一序我少作,中有唱和郊与籍。当时国事已可哀,隐隐诗篇各相惜。

自子之死我深居,读书十载在山泽。岂知出游壮岁后,懒复治诗困行役。

如今衰迟似枚子,江海贩书较尤适。吁嗟成就皆莫期,究不若子卧窀穸。

如今羡子绝年少,呕心不让李长吉。遗诗重读辄三叹,子若生年亦发白。

乃知诗事令人老,不死相看仍落魄。天寒高斋今夕心,书寄枚子江上宅。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猜你喜欢
丁洲怀古
清代王绪

特统精兵御上游,笳吹先遁惊若鸥。

扬州空把残旗耀,赢得舟中骂不休。

思佳客·帕上新题闲旧题

帕上新题闲旧题。苦无佳句比红儿。生怜桃萼初开日,那信杨花有定时。

人悄悄,书迟迟。殷勤好梦托蛛丝。绣帏金鸭薰香坐,说与春寒总未知。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双双燕·满城社雨

满城社雨,又唤起无家,一年新恨。花轻柳重,隔断红楼芳径。旧垒谁家曾识,更生怕、主人相问。商量多少雕檐,还是差池不定。谁省、去年春静。直数到今年,丝魂絮影。前身应是,一片落红残粉。不住呢喃交讯,又惹得、莺儿闲听。输于池上鸳鸯,日日阑前双暝。

南歌子·又是乌西匿

又是乌西匿,初看雁北翔。

好与报檀郎:春来宵渐短,莫思量。

黄节

黄节(1873—1935),广东顺德人,清末在上海与章太炎、马叙伦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刊印《风雨楼丛书》,创办《国粹学报》。民国成立后加入南社,长居北京,袁世凯复辟帝制期间,黄节频频撰文抨击,致遭忌恨。此后,不再从事新闻舆论工作,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1917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专授中国诗学。1922年拒任北洋政府秘书长,后曾担任过一年的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兼通志馆馆长。因对时局不满,在1929年辞职,仍回北京大学,同时兼任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1935年病逝。 ► 黄节的诗词

作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