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宋代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

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

宋代苏轼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

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

(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夜半见日事。

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

山有二石楼。

今延祥寺在南楼下,朱明洞在冲虚观后,云是蓬莱第七洞天。

)东坡之师抱仆老,真契早已交前生。

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归耕。

道华亦尝啖一枣,(唐永乐道士侯道华,窃食邓天师药仙去。

永乐有无核枣,人不可得,道华独得之。

予在岐下,亦尝得食一枚。

)契虚正欲仇三彭。

(唐僧契虚,遇人导游稚川仙府。

真人问曰:汝绝三彭之仇乎?契虚不能答。

)铁桥石柱连空横,(山有铁桥石柱,人罕至者。

)杖藜欲趁飞猱轻。

云溪夜逢喑虎伏,(山有哑虎巡山。

)斗坛画出铜龙狞。

(冲虚观后有朱真人朝斗坛,近于坛上获铜龙六、铜鱼一。

)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

近者戏作凌云赋,笔势仿佛离骚经。

负书従我盍归去,群仙正草新宫铭。

汝应奴隶蔡少霞,我亦季孟山玄卿。

(唐有梦书《新宫铭》者,云紫阳真人山玄卿撰,其略曰:良常西麓原泽东泄,新宫宏宏,崇轩?献?献。

又有蔡少霞者,梦人遣书碑,略曰,公昔乘鱼车,今履瑞云,躅空仰涂,绮辂轮囷。

其末题云,五云书阁吏蔡少霞书。

)还须略报老同叔,赢粮万里寻初平。

(子由一字同叔。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猜你喜欢
沈园二首·其一
宋代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好事近·湓口放船归
宋代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沈园二首·其二
宋代陆游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定风波·感旧
宋代苏轼

莫怪鸳鸯绣带长,腰轻不胜舞衣裳。薄幸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恣轻狂。

花谢絮飞春又尽,堪恨。断弦尘管伴啼妆。不信归来但自看,怕见,为郎憔悴却羞郎。

徐孺子祠堂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向谁论?

藤萝得意干云日,箫鼓何心进酒尊。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诗词 ► 苏轼的名句

作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