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唐代寄远十一首

寄远十一首

唐代李白

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肠断若剪弦,其如愁思何。

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萝。

写水山井中,同泉岂殊波。秦心与楚恨,皎皎为谁多。

青楼何所在,乃在碧云中。宝镜挂秋水,罗衣轻春风。

新妆坐落日,怅望金屏空。念此送短书,愿因双飞鸿。

本作一行书,殷勤道相忆。一行复一行,满纸情何极。

瑶台有黄鹤,为报青楼人。朱颜凋落尽,白发一何新。

自知未应还,离居经三春。桃李今若为,当窗发光彩。

莫使香风飘,留与红芳待。

玉箸落春镜,坐愁湖阳水。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

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

远忆巫山阳,花明绿江暖。踌躇未得往,泪向南云满。

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短。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

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因。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

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一日望花光,往来成白道。

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晖。

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

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金瓶落井无消息,

令人行叹复坐思。坐思行叹成楚越,春风玉颜畏销歇。

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两不见,但相思。

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

长短春草绿,缘阶如有情。卷施心独苦,抽却死还生。

睹物知妾意,希君种后庭。闲时当采掇,念此莫相轻。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

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

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爱君芙蓉婵娟之艳色,色可餐兮难再得。

怜君冰玉清迥之明心,情不极兮意已深。

朝共琅玕之绮食,夜同鸳鸯之锦衾。恩情婉娈忽为别,

使人莫错乱愁心。乱愁心,涕如雪。寒灯厌梦魂欲绝,

觉来相思生白发。盈盈汉水若可越,可惜凌波步罗袜。

美人美人兮归去来,莫作朝云暮雨兮飞阳台。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鉴赏

《寄远》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组诗数量一本作十一首,一本作十二首。作品表达的主要是作者远行时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其抒发的思念之情既执着又苦涩,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寄远》系列作品非一时所作。这一组诗或直述或借景物、人事写两地相忍之苦,表情达意深切细腻,写景状物也传神动人。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以为是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前后,李白旅居洛阳、南阳等地寄内或自代内赠。其时,李白妻为许氏,居于安陆。

组诗抒发的执着的相思之情,是朴素而强烈的。以情感人,是作品的生命。“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情感的付出难以得到相应的回报,那么,这相思之作便表现出浓厚的悲剧色彩。但恰恰是诗中那种于难以逾越的阻隔面前执着追求的精神,又使这悲苦之情获得了崇高的审美价值,是它在经验与感受的契合过程中,荡起欣赏者久久不能平静的情感涟漪,这才是诗的根本魅力。

猜你喜欢
南流夜郎寄内
唐代李白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代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岁夜咏怀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感讽五首·其一
唐代李贺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

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

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

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

花岛
唐代韩愈

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

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词 ► 李白的名句

作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