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明代送御史大夫与川葛公致仕东归四十韵

送御史大夫与川葛公致仕东归四十韵

赫矣皇王代,庥哉社稷臣。三朝依日月,八座上星辰。

海岱钟元气,夔龙托后身。由来人望久,莫讶主恩频。

自奏三千牍,今更五十春。风霜随处历,雨露几回新。

誉籍仙曹佩,文操郢匠斤。分符全陜地,开府大河滨。

留省司邦礼,铨曹佐国均。云方离远岫,鸿复上秋旻。

两著东山屐,重徵渭水纶。明时登鼎鼐,晚节识松筠。

北斗当喉舌,西台领搢绅。从龙仍沛霭,象岳再嶙峋。

祇为酬丹扆,应难厌紫宸。纪纲群吏肃,声教一时淳。

石砥中流柱,风清要路尘。门无朱履客,座有布衣亲。

共味心如水,何妨鬓似银。况逢冲圣主,全仗老成人。

尚父开周日,韦贤相汉辰。犹閒青玉杖,却忆白纶巾。

五疏辞逾切,三秋愿始伸。感恩宁避世,颐老欲韬真。

展转纡皇眷,从容出帝闉。宫阶行日拜,天语赐时谆。

酒醉都门帐,花飞易水津。廪人共白粲,台隶从朱轮。

异数优元老,休声鬯九垠。志原暌雁鹜,名已画麒麟。

始谢人间事,还随物外宾。安期新寄语,曼倩旧为邻。

境地烟波隔,心期鸟雀驯。固知风后侣,本是葛天民。

先子同攀桂,他时吐获茵。执鞭曾入洛,伏轼亦游秦。

仓卒情何渥,苍茫迹已陈。遗孤重接待,旧事转酸辛。

自幸依高矩,谁堪怆别神。踟蹰歌此曲,聊尔谢鸿钧。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猜你喜欢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明代高启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济岂无人。

鸟过风生翼,龙归雨在鳞。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京师得家书
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渡黄河
明代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司马季主论卜
明代刘基

  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吾闻之蓄极则泄,閟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仆窃有疑,愿受教焉。”季主曰:“若是,则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为?”东陵侯曰:“仆未究其奥也,愿先生卒教之。”季主乃言曰:“呜呼!天道何亲?惟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夫蓍,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昔日之琼蕤玉树也;露蛬风蝉,昔日之凤笙龙笛也;鬼燐萤火,昔日之金釭华烛也;秋荼春荠,昔日之象白驼峰也;丹枫白荻,昔日之蜀锦齐纨也。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秋一春,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

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

龙虎地,繁华六代犹记。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

白门外,枯杙倚,楼船朽橛难系。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倡家犹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

卖花声过春满市。闹红楼,烟月千里。春色岂关人世。野棠无主,流莺成对,街入临春故宫里。

于慎行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于慎行的诗词

作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