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词典云汉
yúnhàn

云汉

  • 拼音yún hàn
  • 注音ㄩㄣˊ ㄏㄢˋ

  • 近义天河
  • 词语解释

    云汉[ yún hàn ]

    ⒈  银河。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the Milky Way;

    ⒉   高空。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the skies;

    引证解释

    ⒈  银河,天河。

    《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毛 传:“云汉,天河也。”
    汉 张衡 《思玄赋》:“乘天潢之汎汎兮,浮云汉之汤汤。”
    唐 李咸用 《雪》诗:“云汉风多银浪溅, 崑山 火后玉灰飞。”
    明 许潮 《赤壁游》:“青嶂吐蟾光。云汉澄江一练长。”
    清 陈梦雷 《拟古·迢迢牵牛星》诗:“牵牛处河东,河西闲织女。云汉烂清光,佳期渺何许。”

    ⒉  云霄,高空。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羇。”
    宋 王安石 《相鹤经》:“生三年,顶赤;七年,飞薄云汉。”
    清 龚自珍 《语录》:“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
    纪宇 《致青年朋友组诗·贡献歌》:“是雄鹰,鸟瞰五洲,搏击云汉,它怎么能甘心与鸡作伴。”

    ⒊  后因以“云汉”为炎暑干旱之喻。

    《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郑玄 笺:“时旱渴雨,故 宣王 夜仰视天河,望其候焉。”
    《太平广记》卷二一〇引 晋 张华 《博物志》:“刘褒,汉桓帝 时人。曾画云汉图,人见之觉热;又画北风图,人见之觉凉。”

    ⒋  喻帝王的美德。

    南朝 宋 王微 《杂诗》之一:“常怀云汉渐,常欲復 周 《雅》。”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昭章云汉,暉丽日月。”
    李周翰 注:“云汉,喻文德也。”
    唐 柳宗元 《为崔中丞请朝觐表》:“天威咫尺,诚寤寐而无违;云汉昭回,固瞻仰而何及。”
    宋 王安石 《谢赐元丰敕令格式表》:“云汉之回甚昭,日月之照方久。”

    ⒌  比喻美好的文章。有时特指帝王的笔墨。

    宋 苏轼 《送陈伯修察院赴阙》诗:“裕陵 固天纵,笔有云汉姿。”
    宋 韩淲 《浣溪沙·次韵昌甫》词:“却忆手栽双柳句,真成云汉抉天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阁臣进御笔》:“然云汉天章,留之秘阁,使辅臣不时展閲。”

    国语辞典

    云汉[ yún hàn ]

    ⒈  天空联亘如带的星群。

    《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乘天潢之泛泛兮,浮云汉之汤汤。」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汉。」

    天河

    ⒉  《诗经·大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据诗序:「云汉,仍叔美宣光也。」或谓此为忧旱之诗。首章二句:「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