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传说晋朝和尚道生法师对着石头讲经,石头都点头了(见《莲社高贤传》)。比喻只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再愚顽不化的人也能被感化。
英(be so persuasive as to make) the insensate stone nod in agreement;
⒈ 后因以“顽石点头”比喻道理讲得透彻,说服力强,足以使人信服。
引语本 晋 □□《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师被摈,南还,入 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湼槃经》,至阐提处,则説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説,契佛心否?’羣石皆为点头,旬日学众云集。”
《五灯会元·黄龙南禅师法嗣·保宁圆玑禅师》:“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直饶説得天花乱坠,顽石点头,筭来多虚不如少实。”
清 蒋士铨 《香祖楼·情转》:“陛下这番劝化,可令顽石点头,泥牛转磨矣。”
清 讴歌变俗人 《俗耳针砭》第一回:“幸我尚存三寸舌,待看顽石点头时。”
⒈ 传说晋时道生法师在虎丘山聚石为徒,讲解《涅槃经》,主张众生皆可成佛,并问周边石头:「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为点头。见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后用来形容说理透澈,使人心服。
引《野叟曝言·第一一回》:「文相公这一番议论,真可使顽石点头,胜如药饵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