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词典失意
shī

失意

  • 拼音shī yì
  • 注音ㄕ 一ˋ

  • 反义得意,称心
  • 词语解释

    失意[ shī yì ]

    ⒈  不能实现自已的意愿;不得志。

    而阿Q总觉得自己太失意;既然革了命,不应该只是这样的。——《阿Q正传》

    frustrated;

    ⒉  双方意见不合。

    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唐·李朝威《柳毅传》

    fail to keep on good terms;

    引证解释

    ⒈  不遂心;不得志。

    《汉书·盖宽饶传》:“宽饶 自以行清能高,有益於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
    唐 郑谷 《赠下第举公》诗:“见君失意我惆悵,记得当年落第情。”
    宋 苏轼 《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诗:“君言失意能几时,月啖虾蟆行復皎。”
    郭沫若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在他失意遭受了流窜的时候,他屡次想跑到别国去。”

    ⒉  意见不合。

    南朝 宋 鲍照 《代结客少年场行》:“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讎。”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駙马 郭曖,先与公主失意,上收公主在内,隔絶经年。”
    宋 叶适 《郭处士墓志铭》:“东阳 旧俗,以气力为雄,带刀束棍,裹行道上,失意輒相仇杀。”

    ⒊  不合别人心意。

    《汉书·韩王信传》:“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逊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建明。”
    唐 杜甫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上官权许与,失意见迁斥。”
    《金史·施宜生传》:“失意於 刘麟,左迁 彰信军 节度判官。”

    ⒋  谓心意迷乱。

    汉 刘向 《列女传·陈女夏姬》:“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

    国语辞典

    失意[ shī yì ]

    ⒈  不如意、不得志。

    《汉书·卷七七·盖宽饶传》:「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数上疏谏争。」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时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难而来此地?」

    得意

    ⒉  意见冲突,不和睦。

    南朝宋·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雠。」
    唐·李朝威《柳毅传》:「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


    英语disappointed, frustrated

    德语Frustration (S)​

    法语déçu, frustré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