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词典平籴
píng

平籴

  • 拼音píng dí
  • 注音ㄆ一ㄥˊ ㄉ一ˊ

  • 词语解释

    平籴[ píng dí ]

    ⒈  旧时指官府在丰年用平价买进粮食,以待荒年卖出。

    buy grains at official price;

    引证解释

    ⒈  官府在丰年按平价购粮储存,以备荒年出售,称“平糴”。

    《汉书·食货志上》:“是故善平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孰(熟)。”
    唐 白居易 《辨水旱之灾明存救之术策》:“盖 管氏 之轻重, 李悝 之平糴, 耿寿昌 之常平者,可谓不涸之仓,不竭之府也。”
    元 马端临 《<文献通考>序》:“糴之説,则昉於 齐桓公 魏文侯 之平糴,后世因之,曰常平,曰义仓,曰和糴,皆以平糴借口者也。”
    《明史·周忱传》:“七年,江南大稔,詔令诸府县以官钞平糴备振贷。”

    ⒉  泛指以平价出售。

    《新华日报》1939.12.17:“在这个时候,行政院当批准 沪 商之请求,供给英金二万镑,向 西贡 订购洋米二万二千五百石,运 沪 办理平籴。”

    国语辞典

    平籴[ píng dí ]

    ⒈  旧时官府在农作丰收时,以平价购买米粮储存,待荒年时售出,平稳市价,称为「平籴」。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