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词典断手
duànshǒu

断手

  • 拼音duàn shǒu
  • 注音ㄉㄨㄢˋ ㄕㄡˇ

  • 词语解释

    断手[ duàn shǒu ]

    ⒈  截断手。古代的一种肉刑。

    ⒉  泛谓手被折断。

    ⒊  指被截断的手。

    ⒋  完毕;完成。

    ⒌  比喻兄弟死亡。

    引证解释

    ⒈  截断手。古代的一种肉刑。 《韩非子·内储说上》:“殷 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子贡 曰:‘弃灰之罪轻,断手之罚重,古人何太毅也?’”

    ⒉  泛谓手被折断。

    清 王韬 《淞隐漫录·蓟素秋》:“壮士死者逾半,其存者非折足即断手。”

    ⒊  指被截断的手。

    如:断手再植。

    ⒋  完毕;完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小豆》:“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初伏断手为中时,中伏断手为下时。”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经营 上元 始,断手 寳应 年。”
    宋 朱熹 《答刘季章书》之十一:“《大学》近修改一两处,旦夕须就板改定,断手即奉寄也。”

    ⒌  比喻兄弟死亡。

    唐 白居易 《得辛奉使遇昆弟之仇不斗而过为友人责辞云衔君命判》:“辛 时惟奉使,出乃遇讎:断手之痛不忘,诚难共国;饮冰之命未復,安可害公?”

    相关词语